商丘翻译公司 商丘翻译公司 商丘翻译公司
123

杨惠民:毕生精力献“庄子”

商丘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位81岁的耄耋老人终身研究庄子,孜孜不倦,矢志不渝,在半个多世纪漫长岁月中,他用最低廉的物资生活给世人创造了最为丰富的精神财富,正是他的努力,得以确立“庄子故里在民权”的历史地位,民权荣膺“中国庄子文化之乡”的美誉,给黄河故道腹地这个小城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他就是民权县庄子研究会名誉会长、政协民权县原副主席杨惠民。

杨惠民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兰考县一个农民家庭,他16岁参加工作,曾在民权县申集完小和县实验小学工作,后在民权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等部门工作,1983年调任商丘地委宣传部,后又在地区文联、文化局工作,1987年5月,他又调回民权县政协工作,任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杨惠民一生与文字工作打交道,他从中学时代,就迷上了庄子,到民权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苦读《庄子》原著,特别是1998年退休后,他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对庄子的崇拜和热爱仿佛使他焕发了第二春,他心态年轻,能量满满,先后到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和香港、澳门等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北京、徐州、合肥、济南等10多个城市,行程8万余里,积累资料十万余言,编著了《庄子研究文集》、《庄子的一生》等8篇著作,由于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佐证,2001年11月,国家邮政总局在民权举行“庄子邮票首发式”,确立了“庄子故里在民权”的历史地位,沸沸扬扬的“庄子故里”之争至此烟消云散。

6月28日,记者驱车民权县城,在一个十分简陋的民房里,见到了正在看书的杨惠民先生,说明来意后,他开门见山,真奔主题:“我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不想在世上与人争来争去,但是我必须澄清历史、还原真实。当然了,庄子不仅是民权的庄子,而且是中国的庄子、世界的庄子,我希望各地都热爱庄子、研究庄子,让庄子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记者了解到,也正是杨惠民的努力争取和积极奔波, 2011年11月26日,在中国民权第四届国际庄子文化节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民权县授“中国庄子文化之乡”的匾牌,民权相继举办了五届中国民权国际庄子文化节,投资数亿元扩建了庄周陵园、修葺了庄子井亭,修建了庄子文化馆、庄周碑林、庄子文化广场、逍遥苑广场,成立了庄子研究会、庄子书画院等文化团体等,民权的知名度、美誉度大为提高,这给民权经济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几年来,民权葡萄酒、民权申甘林带、“中国冷谷”等形象宣传正在给世人展示一张“林海中原 逍遥民权”的靓丽名片。

一杯清茶、一包香烟,记者与杨惠民攀谈起来。在茶香和烟煴的缭绕中,杨惠民静思一会,猛吸了一口烟,略一停顿,打开了话匣,让时空穿越到2700多年前:庄子生长在我国战国时代,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中外皆享有盛誉。庄子的生卒年不详。史料上记载,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卒于约公元前286年。

关于庄子的故里,众说纷纭,有河南“民权县说”、有山东“曹县说”、有安徽“蒙城说”,三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杨惠民说,按照我查阅和走访的史料”庄子故里“当属民权。

为了确论庄子故里,他花费50个春秋的心血和汗水,撰写了《庄子故里考证》,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论证认可,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9月25日正式公布民权县庄子故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终于使庄子故里之争有了权威定论。为了弘扬庄子文化,他还主编了《庄子研究文辑》,出版了《漫谈庄子》、《庄子的一生》等书,并编写了18集电视连续剧《文哲大师庄子》。

杨惠民老人说,关于庄子故里的问题,由于史料短缺,已记载不多。他和众多的专家先后到北京、徐州、合肥、南京等10多个城市,查阅和收集了许多文史资料,其中还有日本收藏的稀有版本。从这些文史来看,庄子故里就在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顺河乡现改为庄子镇)。接着,杨惠民老人从史料、地理、文物、标志景观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庄子故里就在民权的证据。

最早记载庄子籍贯的是《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在司马迁之后,历代不少学者也大多认为庄子是宋国蒙人。清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卷上:“今归德府东北四十里即庄周故里。”

以上记载表明,宋之蒙在今商丘市睢阳区(原商丘县)北(或东北)40里至50里处。 上世纪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在商丘市北18公里处的李庄乡蒙墙寺村发现有古城遗址,并出土了一批文物。最近,文物部门在整理文物时发现地下有古城墙角和隋唐以前的一口枯井。可以看出,蒙墙寺村在隋唐以前应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

那么,蒙墙寺村是否就是庄子故里呢?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另据现有资料看,庄周祠最早建在小蒙城,为北宋宋城县秘书丞王兢所建。苏轼曾应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11月19日写了一篇碑文,标题为《庄子祠堂记》。

在交谈中,杨惠民老人翻着一些史料对记者说,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置蒙县,属梁国,都城在睢阳,蒙县县城在今民权县境内蒙墙寺村。而青莲寺村距都城和县城仅数十里,成三角形,广义上讲在蒙县,狭义上讲在青莲寺村。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宋史学家罗泌的《路史》等书均有记载,庄子生于蒙,考城人。 唐《括地志》、《元和郡县志》、旧《考城县志》、《民权县志》、《归德府志》和《商丘县志》等志书无不记载,庄子故里在考城。而考城所辖的青莲寺村,已于1956年划入民权县版图。

杨惠民说,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考证,“庄子故里”也在民权。冒着孟夏的炎热,记者在几位农民朋友的热心指引下,才找到位于青莲寺村的这个毫不起眼的庄子故里。“庄子业已化蝶去,此地空余庄子井”,在一个八角凉亭里,记者看到有一口废弃的老井,曰“庄子井”。井壁光似黑玉,水清而甘甜,传为庄子炼丹汲水处。

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引领下,我们驱车东行不远,便来到了老颜集乡的唐庄村,这里有个庄子墓,古墓保存尚好。记者看到庄子墓为圆形土冢墓。墓前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庄子墓石碑一通。上阴刻楷书“庄周之墓”四字,字迹清晰可辨。在庄子墓的北面还有一方碑林 ,一块灵璧石上阴刻着四个红色大字“庄周碑林”。

千百年来,庄子故里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瞻仰之地。唐代诗人高适到宋州访庄子故里曾咏诗道:“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古来同一马,今我已忘筌。”南朝诗人江淹,其故里在民权的江集村,离庄子故里青莲寺村仅几十里。他曾写诗道:“玉洁蒙县,兰熏漆园。丹素可久,雅道斯存……”清代张良珂,写诗有《庄周墓》诗:“读罢南华锦绣文,焚香肃拜庄周坟。贤愚自古皆归土,谁似先生百世闻。”

在杨惠民的书房里,他给记者找出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在该书上,春秋战国一图中明确标记:蒙在雎阳(今商丘市睢阳区区政府所在地,原商丘县城)北30余里,属宋国所辖,此图标记为汉置蒙县县城,而青莲寺村则在县城北部40余里,正是蒙县下属的一个村庄。他还给记者拿出了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河南分册》以及《中国交通旅游图册》,在河南省民权县东北的顺河东,都标注了“庄周故里”, 2000年5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袖珍中国旅游地图册》,把“庄周故里”依然标在河南民权。可以这样说,建国前后,凡注明“庄周故里”所在地的地图册,没有一册标在其他地方,全都标在河南民权境内。这是“庄子故里”主要证据之一。

1996年,“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河南商丘是中国中原古文化发祥地,庄子故里。”《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地报纸相继转发。《人民代表报》、《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等报章杂志先后刊载了“庄周故里在民权”的文章。

“庄子故里在民权,不仅书上有名,而且台上有声有形。”接着杨惠民向记者介绍了中央电视台执导的一档节目,他说,那是1995年5月,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大型系列片摄制组,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等编写的《庄子》一集,以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为监制,前来河南民权庄子故里拍摄专题片。从1995年8月5日起,通过中央电视台一、二套卫星节目先后播放,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德国电视台、泰国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香港阳光卫视等都曾前来民权录制“庄子故里”专题片。

杨惠民还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来,民权不断有庄氏宗亲和专家学者来民权参加中国民权举办的国际庄子文化节兵寻亲问祖。 1997年11月,侨居泰国的庄姓侨胞派出代表组成“泰国庄氏宗亲谒祖团”一行41人,前来中国河南民权庄子故里,拜谒始祖庄子;1998年2月,泰国曼谷举行“世界第二次庄氏宗亲恳亲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庄氏宗亲,在中国长江以北受邀参加会议的只有民权一家。

多年来,到民权庄子故里参观、访问、考察、拜谒的人数以万计。来庄子故里考查拜谒的除一般游客以外,还有国家、省文物局领导、专家以及南京、武汉、西安、吉林等地的学者,还有国际友人,法国著名作家几尼亚赫·奈尔夫妇、尼泊尔医学界人士雷斯塔·萨波尔·塔姆等外国友人到民权考查后一致认为,庄子故里就在河南民权。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