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自己的生命 拒绝无谓的熬夜
商丘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几多少壮人,过劳劳断魂。劝君少熬夜,此举太伤身。
微信朋友圈热传的文章《记者之死,他们都殁于盛年》刚刚看完,为媒体人熬夜、压力大、没有规律的生活感叹时,我又看到这样一则消息: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开往潞城方向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疑似突发脑溢血而不幸去世,年仅34岁。很多媒体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时,都特意提到熬夜。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频频出现加班、熬夜出现过劳死的不止媒体这个行业,有人盘点了“最容易猝死的10大行业”,排在第一位的是广告狂人,第二位是白衣天使,第三位是网络店主,第四位是IT工程师,第五位才是媒体人。
熬夜是熬夜者的墓志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顺应自然生活的基本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就会危害到健康。专家指出,熬夜等于慢性自杀,长期熬夜不仅使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还会导致动脉硬化、癌症等疾病。网上有篇文章最近很热,标题为《有没有办法做到天天熬夜又不会太早死掉?》,内容只有两个字:没有。
有人说了,我是医生,值夜班怎么能不熬夜呢,问题是你不值夜班时为什么打游戏打到凌晨?有人说了,我是高中理科生,不熬夜可能考不上土木工程系,问题是你考上大学了为什么还熬夜看电影看到五更?有人说了,我是网店店主,不熬夜“臣妾做不到呀”,问题是你熬夜后白天是否还能清醒?
有的熬夜,是不得不熬,难以取消。有的职业需要熬夜值班,比如医生,比如警察;有的行业需要熬夜才能运行,比如媒体,比如游戏行业;还有一些企业,因为竞争激烈,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常常让员工加班。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业和雇主,对于熬夜工作的员工,要给予足够的关怀,轮流排班,尽量不要让有的人频繁熬夜。
有的熬夜,是不良习惯,可以改正。美国学者乔纳森·克拉里曾分析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社交网络体验使得人们获得了随时随地娱乐、阅读、社交聊天的可能,鼓励即刻兑现,煞了白天和夜晚、光明与黑暗、行动与休息间的区别,睡眠事实上已经被剥夺。有的上班族,晚上回家后坐在电视机前看足球看到深夜;有的打工族,晚上回到出租屋里玩游戏玩到天亮;有的大学生,早早躺在床上玩手机,刷微博、看电影、聊微信,不知不觉就过了夜里12点……这些熬夜可以避免,需要的是熬夜者的自制力而已。
“年轻人不要老熬夜。”总书记都发话了。
去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述了自己当县委书记时的故事:那时年轻想办好事,经常通宵达旦地干,最后感觉到不行,要摆顺心态,“手里攥一千个线头,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后来就想,到12点就睡大觉,第二天重新来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干事、创业靠熬夜、硬拼,常常欲速则不达;长城不是一天哭倒的,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你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健康。
把握现在,拥有将来;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无谓的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