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勇:青春在军功章上闪光
商丘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王学勇在指导新兵训练。 本报记者 魏文慧 摄
商丘网讯 王学勇的事迹,只是千千万万个武警官兵事迹的一个缩影。他们担负着国家内部安全保卫任务,付出着自己宝贵的青春。他们的青春,在军功章上闪光。从军18年,王学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并被评为全军优秀参谋。
战友眼中的“超人”
王学勇从小就有一个将军梦。1998年,高中毕业的他成功加入武警商丘市支队,成为一名新兵。
在新兵连训练期间,王学勇的队列、擒敌、体能、射击等科目都名列前茅,新兵训练结束后,他来到宁陵县中队,正式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由于王学勇的各项素质比较突出,第二年他就成了一名班长。后来,他被保送至军校读书。毕业后,历任排长、副中队长、中队长、股长、副处长等职务,在每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尽职尽责,由于工作拼命,战友们都叫他“超人”。
战友们给记者举了王学勇拼命工作的例子:在梁园区中队当中队长期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带领战士冒着风雨冰雪拉砖运沙,每天劳动10小时以上。由于整日和钢钎、大锤、水泥、石灰泡在一起,他肿得像馒头的双手裂开了道道血口,手一沾着泥沙石头,就钻心地疼,在泥沙、岩石上留下一道道血迹。
白天他带领官兵搞建设、抓训练,晚上还要找战士谈心、查铺查哨,往往忙到深夜十二点才能上床休息。一次上厕所时,他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难忍,蹲下去就起不来。幸好被战士小高发现,把他扶了起来。原来,他的左右肾都长了结石,为了工作,直到现在都没有做手术。那次的任务完成了,可他的胃病加重了,一吃饭就吐,体重直线下降,降到了55公斤。
武警商丘市支队副政委张晓鹏说:“学勇把自己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工作,他这样的干部是我们武警支队的骄傲。”
士兵眼中的“亲哥哥”
作为一名部队管理者,在带兵方面,王学勇总结了一套方法,坚持科学带兵、以情带兵,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士兵们都说,王学勇就像亲哥哥。
有一次,他到新兵连担任尖子班的班长,有一位新乡籍战士李伟伟年龄比较小,对部队生活不适应,患上了重感冒,发起了高烧。
王学勇知道发高烧服药后,最好用被子捂一捂、发发汗。可是,当时新兵训练都是在冬天,天气非常寒冷,被子也比较薄,根本没法发汗。情急之下,王学勇让李伟伟钻进自己的被窝,自己搂着这名新兵,用体温给他发汗。
当天晚上,教导员正好到班里查铺,发现王学勇班里少了一名新兵,大半夜的,新兵会去哪?难道产生了畏难情绪,当了逃兵?这可不是小事,教导员马上喊醒王学勇,才找到了李伟伟。政委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夸他“爱兵如子”。
王学勇说,要想得到战士的尊重和爱戴,不在于自己的职务和资历,而是对战士是否有真情和实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王学勇一直坚持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每个战士的脾气性格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
还有一次,战士吴威在跑步时突然感到头痛欲裂,王学勇看到后,马上把他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吴威是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头痛。在医院里,王学勇作为一名带队干部,亲自坚持照顾吴威。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吴威很快恢复了健康。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所带过的兵,哪怕退伍多年之后,都与他保持着联系。
王学勇总结说,带兵并不难,关键看你怎么带、怎么管,只有把干部的威信建立在人格、人品及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带兵工作中游刃有余。
家人眼中的“稀客”
从军18年来,王学勇取得了不少成绩: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两次被总队表彰为“优秀基层带兵干部”,两次被总队司令部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先后被商丘市团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十佳中队长”,2014年被全军表彰为优秀参谋,多次被评为干部层面先进典型。
军功章的背后是付出。古语说,忠孝不能两全,这在王学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战友官兵眼中,他是个称职的好干部,但是在家人眼中,他却是个“稀客”。
儿子给他打电话时经常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答应带我出去玩,什么时候兑现啊……”
今年4月份,王学勇的父亲不幸被查出胃癌,得到父亲患病的消息时,由于工作忙,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到父亲身边,直到父亲手术那天才匆匆赶回老家。
当他看见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时,喊了一声“爹”,就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父亲手术后病情还没稳定,他便又决定回到队里工作。
临走前他对父亲说:“爸,我走了。”
“嗯,放心走吧。”
“爸,我放心不下你。”
“这么多年不都放下了?你走吧,工作重要。”
听到父亲这句话,这个在警营历练多年的铮铮男儿再也控制不住地痛哭起来。心中纵有再多的牵挂和不舍,王学勇还是毅然辞别父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结婚十几年来,妻子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以及更多的家庭琐事。亲朋好友都责怪他要工作不要家庭,但他心里清楚,家庭需要他,可部队工作更需要他。在忠于头顶的国徽与照顾家庭的天平上,他把砝码偏向事业的一边。
王学勇说,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全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作为一名武警官兵,他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部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