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虞城靶向扶贫
商丘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 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现就业。 贫困户温室大棚创业园一角。 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贫困户、2016年苹果状元刘世生,以种植苹果脱贫致富的他开心地笑了。虞城县努力打造“果乡绿城”引导农民致富。目前仅乔集乡就有林、果3.7万余亩,1800余名年轻人利用网络卖苹果带领500余户贫困户脱贫。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王洪亮 摄
10月底的一个周五,在河南商丘虞城县,记者旁听了一场被称作“日清周评马上办”的会议。
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近百人,加上委局负责人、群众代表,会场近400人。会上只有一个议题:24个督导单位在24个乡镇突击查看扶贫干部在岗情况。这项虞城原创的“日清周评马上办”制度,已成为虞城推进扶贫的“铁抓手”。
3年前,虞城贫困人口高达14万;如今,贫困人口已减至7.4万;到2018年底,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要整体脱贫,任务依然艰巨。
虞城县委书记朱东亚说,摸准穷根、精准开方,积极推进靶向扶贫,从优势中寻找突破,在难题中切中痛点,就能截断穷根,实现可持续脱贫。
一问:扶贫谁来扶
“制度倒逼”动起来
把脉虞城,穷根在哪儿?120万人口,年产26亿斤粮食。基础设施差,群众等靠要,政府兜底弱。因病因残致贫就占三成,然后依次是因智、因老、因婚、因学等。
开方虞城,优势在哪儿?毗邻5条高速、3条铁路,有3家上市公司,在全国钢卷尺市场占80%份额。尤其是开放的虞城人,有看天下的眼光、走四方的精神、闯世界的勇气。
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日清周评马上办”制度紧紧抓住“三个人”:部门负责人、乡党委书记、村支书,紧紧围绕全县带头的3.2万名党员。
虞城扶贫,事多面广,千头万绪。扶贫任务被倒排、分拆,落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头上,当日事当日清,一周事一周评。一事一项,全部推进到一线,先实地查看,需要协调的在会上集中解决。每天完成分拆的事项,周末会上确定政策性、方向性问题,定了的事马上执行。经验推广、落后问责,一气呵成。
针对扶贫中发现的一些懒作为问题,县委领导曾经一天约谈了10多个单位的一把手,督促扶贫工作驶上快车道。
每周末的“周评”会,还是一个增知识、长本领的培训场、练兵场。专家授课,讲规划、讲金融、讲法治、讲扶贫,既讲题也答问,解疑释惑、精准指导。扶贫者脑袋富了,扶贫行动就准了、快了、新了、实了。
全县148个贫困村,目前已全部下派驻村工作队,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施、有经费,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
二问:扶贫怎么扶
“产业引擎”强起来
虞城刘集乡孙楼村的孙凤林,因为儿女在外上学,全家被拖入贫困。
2014年,乐为农牧业开发公司出面为孙凤林担保,贷款50多万元,助他建起3个鸭棚,养万余种鸭。
身为贫困户,又欠50万元!一开始,孙凤林捏着一把汗,觉都睡不好。但公司有担保、供技术、管回收,好歹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一年半周期下来,他精心侍弄,把种鸭产蛋率最高保持到95%,挣了70多万元。
在刘集乡,乐为牧业仅屠宰加工一项就解决270名员工就业,其中1/3是贫困户。
细观虞城扶贫“施工图”,“产业引擎”最为突出。
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保险+贫困户,能人+家庭农场+贫困户……在虞城,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年底规模都能突破百亿。国际五金城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产业城。虞城产业集聚区就业49700人,未来3年将达到8万至10万人。
产业跟着规划走,在详细的产业扶贫规划中,“十三五”全县将整合近20亿元资金,9.2亿元用于产业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近两年,1.5万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贷款7.6亿元;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全县148个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412个,带动发展农户17万人;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800多个合作社与48个龙头企业结对。
围绕产业,虞城各板块都找准了优势定位。利民镇的食品加工,稍岗镇的五金装备,站集镇的纺织工业,界沟镇的传统制品,刘集乡的农牧品深加工,以及以产业集聚区、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六大区块初具雏形,年税收超千万的6家大企业总部已落户这个豫东小城。
据统计,虞城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助力扶贫。商丘市长张建慧这样评点:产业路径是脱贫的重要抓手。衡量扶贫效果不仅看当下,更得看长远、看后劲。
三问:扶贫咋见效
“问题导向”实起来
虞城县与中原农险“牵手”,不断推出扶贫新模式。在虞城,所有贫困户除新农合医保以外,大病不能报销的部分,县里拿出500万投保,高的能报销90%以上。“家有万贯,有毛不算”,搞养殖风险大,搞种植望天收。县里另拿出1500万,为全县种养业购买生产保险,种养由保险护航。
金融助力脱贫也在提速。虞城组建扶贫资金池,政府出资1000万元,撬动银行投资1亿元投入脱贫攻坚,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社每带动一个贫困户就业,按照规定就可申请不高于5万元的贴息贷款,不少厂门口贴出“贫困户优先”的招工启事。
采访中,虞城县县长白超提出“理念超前才不走弯路”,全县贫困村的未来发展不是盲目跃进,而是都请专业团队,量身制定了规划。在城郊乡郭土楼村,村民与专家开了11次会,反复考察论证,决定发展城郊农家游。村子周边种起500亩的竹林,先期已带动村里93户、390人参与了有关经营。
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被激发出来。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时圣宇带领村民玩起电商,作物没成熟,他们在网上的“预售”已经全部订满。就这样,今年村民种植的大樱桃,短短两周销售2000余斤,销售额4万余元。村里后续的农家酱、黑小麦石磨粉等纷纷上网。
在虞城,苹果上网了,山药上网了,连豆芽都上网卖了。过去不敢想的,现在都做成了。
最近,虞城还提了个大胆创意,在全国近3000家主板上市企业招募企业高管担任贫困村“名誉村长”,让他们认识贫困村,了解贫困村,深入贫困村,共建贫困村,让更多上市公司参与脱贫攻坚事业。
在商丘市40.68万贫困人口中,虞城占比第一。商丘市域6个县均是贫困县,脱贫你争我赶。商丘市消除贫困的时间,基本脱贫2018年,全面脱贫锁定在2019年。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说:“脱贫就是发展,发展是最大的扶贫。”
(原载《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3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