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指示牌中常见的“蹩脚翻译”
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3亿人次,同比增长4.14%,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随着入境游客日益增多,多地旅游景点指示牌逐渐实施双语翻译或多语翻译,近日,有网友爆料曹雪芹纪念馆门前的两棵古槐英文注释中的“Cao Xueqin”翻译人员写成了“Cai xueqin”,那么,景区指示牌中常见的“蹩脚翻译”又有哪些呢?
直译式“神翻译”
直译式“神翻译”存在于各个领域,旅游指示牌中也颇为常见。此前,一名大学生在网络平台发帖,将某景区标识牌中出现的“不洋不土”中式英语逐一纠出并“晒”在网上。“出口”本应翻译为“Exit”,但在该景区却被写成“Way out”,事实上,“way out”在口语中也偶尔会用到,但并不是规范用语,用在书面的标识牌上存在很大问题。除此之外,在该景区内“湖区水深”被译作“lake water deep”,“鸟瞰”被写为“bird eye view”。
事实上,这种类似直译的错误翻译在很多景区中均可发现,某景区内有一块标识牌上写着中文“美化环境就是美化自己”,配着英文却是“Cleanstarts in your own self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这种翻译容易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也有景区将“果皮垃圾,请勿乱弃”翻成“Please don't abandon dirt and peeling”,再译回中文就变成了“请不要遗弃污垢和脱皮”。中国人结合汉语习惯可能会猜出部分意思,但忧郁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该类翻译往往会被外国游客误读。
英语、拼音“混搭风”
以“英语拼音混搭”为搜索词可在网上发现多篇新闻报道,早前有网友向上海滩微博报料平台反映,上海某公园指示牌处在“混搭风”式翻译。该公园将“醉梅”翻译成“drunken mei”,将“烟水披霞”翻译成“smokewater phi xia”,让游客一头雾水。
针对这一爆料,不少市民页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梅花的英文是“plumflower”,可在指示牌上却翻译成“mei”;且不说“烟水”翻译成“smokewater”有待商榷,“披霞”翻译成“phixia”简直贻笑大方。“这到底是英文还是拼音?如此英文与拼音混搭,真叫人看不懂!”据了解,此类错误的出现与“在线翻译”工具相关。在“在线翻译”工具上输入中文,就能翻成多种语言,但很多“在线翻译”生成的是“中式英语”,正确与规范与否值得商榷。
翻译出错
单词或字母拼写错误也是“蹩脚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某景区存在“问题指示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指示牌内容为“驿站”,被翻译成“courierstaion”;而“驿站”的英文翻译应为“courierstation”,一个小小的字母“t”被忽略了,直接导致单词错误。
上述情况属于字母缺失,有些景区还存在用错字母的情况。有报道显示,某景区内一醒目圆球石体上刻有“湘楠亭”几个中文字,而在其下端却横着印有“THE XIANG LAN PAVILION”等英文字母。在用作拼写“湘楠”的汉语拼音中,“楠”字的声母应该是“N”,而不是“L”,该类现象也与当地方言中鼻边音使用习惯等因素相关,类似“不严肃”的宣传标语有煞景区“风景”。
景区指示牌在游客游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旅游景点的一张张名片,景理应充分重视,以更加准确、规范的形式呈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指示牌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