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滕王阁
商丘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
“冬至”才去不远,又到江南。风徐徐,不凉,我从中原来时所穿的棉衣显得稍稍沉了。多次到过名城南昌,都错过了滕王阁。
一次次叩问,几回回眺望,都没能真正亲近滕王阁,甚是遗憾,但我觉得它一直藏在心里,丝丝缕缕,魂牵梦绕。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诗词戏文,千古传唱。如今,一趟又一趟“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岂能不登上滕王阁,圆了那个久久萦绕的梦?
晚上,小巷小馆小桌小菜,问了老板,出门不远就是滕王阁。误打误撞,原来已经到了近前。急切切寻去,刚转过一个街弯,蓦然望去,眼前一片灯火,灯里的楼宇,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碧瓦朱栏,烘云托月,高台之上,最是雄伟壮观的一定就是滕王阁了!
在夜色的衬托下,灯光明明灭灭,五彩变化,那一片楼群好似仙山琼阁,神仙府邸……好一阵激动,好一番凝视,无奈天色已晚,只能翘首远望,心里说好:“明日早来。”
晨起,天是半晴,风却比昨日长了力气,像要送我登临高阁。当我走过那座彩绘的高大牌坊,站在太极广场的时候,终于到了滕王阁的面前。我站在广场上仰望、沉思:千百年来,滕王阁多次毁于战火天灾人祸,毁了建,建了毁,屡毁屡建,废兴更迭……眼前的滕王阁是第二十九次重修,其中曲曲折折,耐人寻味。
绿树环绕,茂林修竹,高台承托,左右小亭与主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山”字,滕王阁就是中间的那一竖。一竖擎天,雄姿巍峨。如果从高处俯视,会像一只展翅的大鹏,双翼伸开,凌波欲飞。
唐时,高宗李渊的儿子,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这位曾经的“滕王”,在调任南昌之后,于城墙高处修建了“滕王阁”,意在选芳渚游,亭榭歌舞。
入阁,门前红柱上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书体潇洒自如,大气磅礴,似有眼熟,看落款果然是毛泽东手书。
第一层正厅有一幅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画面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场景。
故事出自冯梦龙的《醒世恒言》,河神指点王勃:“来日重阳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子有绝世之才,何不竟往献赋,……。”当地是马当山,到南昌“水路共七百余里。”老叟道:“子但登舟,我当助清风一帆,使子明日早达洪都。”遂解缆张帆,但见祥风缥缈,瑞气盘旋,红光罩岸,紫雾笼堤。王勃果然一夜赶到了南昌,参加了闫都督举办的宴会,这才有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阁记》。
浏览滕王阁,才知道这里是一座人文文化的宝库,诗词歌赋话本戏曲书画雕塑碑刻楹联……洋洋大观,详细每一件都是故事,都是历史,都是辉煌。我只好放慢脚步,一层一层、一件一件地品读。
……
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跨出门去,便觉冷风猎猎,扶栏放眼,赣江朗阔,对岸高楼林立,一派新南昌的气象。
等我到了五层,发现这里也是一个明层,四周回廊相通,走出去,景色大不相同:风急!江窄!百舸争流!怪不得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栏眺望,江水如练,毅然北上,沙洲若带,飘落洪流,向南,一座大桥,朝北,还是一座大桥,一座跨越浦云,一桥压江镇水,两桥携手并肩直通西岸,天堑通途!
特别要提到的是,五层西厅悬挂着一幅《百蝶百花图》,据说滕王李元婴爱蝶、爱之不舍,于是就有了绘蝶之雅事。李元婴擅画蝶,自成一派,后世称为“滕派蝶画”。滕王的蝶画非常珍贵:“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写到这里,已晓得滕王阁有两件事与“河南”渊源颇深:
一是宋荦,康熙二十四年滕王阁遭火焚,由中丞宋荦重建。宋荦便是河南商丘人,和《桃花扇》里的翩翩才子侯方域,同为商丘“雪苑六子”之一,是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他曾任江西巡抚,后官至吏部尚书,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至今,在商丘古城的北门上,还陈列着康熙赐给他的匾额“清德堂”残碑一方,字迹清晰厚重饱满。在商丘的书店里,我还见过摆放的《宋荦诗选》。
二就是上面提到的滕派蝶画。1942年,滕派蝶画传人佟冠亚在家破人亡的境况下,从北平辗转来到开封。后来,佟冠亚在开封娶妻生子,滕派蝶画就这样在开封悄悄生根。
滕派蝶画的作画原料非常独特,竟以各色名贵宝石和香料细粉敷绘,其画作笔法细腻入微,色彩清淡素雅,画面以蝶为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再补缀点点皴石野草青苔花卉……形成了滕派蝶画致别的艺术风格,素雅洒脱。
1996年5月,年近九旬的佟老先生听闻滕王阁重新落成,欣喜万分,在他心里,滕派蝶画与滕王阁血脉相连,夙夜梦求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让藤派蝴蝶飞回故园。佟老的心愿实现了,五月的清风伴着他健步登上了滕王阁,五十多幅蝶画展开,多少蝴蝶御风飞舞,滕王阁一派祥和。
滕王阁以诗文传世,如果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没有后来千百篇各种样式的艺术作品,是人文文化的光辉让滕王阁逾千年而立。滕王阁如此,黄鹤楼如此,岳阳楼也是如此……